新龙门客栈:专访香港武侠配乐大师胡伟立

2012年05月17日 http://www.sando.cn

港片 配乐 胡伟立 武侠

浏览(8352)

我要评论(0)

    从去年底上映的《龙门飞甲》到持续被追捧的复刻版《新龙门客栈》,延续数月的“龙门”热潮映照的不仅是观众经年未变的武侠情结,也连结起一幅贯穿江湖20年的武林画卷,尤其是徐克导演将“新龙门”的音乐制作人胡伟立重请出山,操刀“飞甲”—以致熟悉的《小刀会》音乐再度响彻影院,所有人都惊觉,世事万变江湖仍可再现。不过对于幕后操盘手年逾75岁的胡伟立来说,他倚靠音乐制造的光辉可比20年风云变幻长远得多,从TVB到港片,凡有民乐处,几乎就会留下胡伟立的痕迹。
 

配乐大师胡伟立
配乐大师胡伟立

 

    黄霑还未见胡伟立时,听到他为《鹿鼎记》写的《开心做出戏》,京韵十足,心底还纳闷,毛头小伙子竟写得了如此原汁原味,却未想,胡伟立到香港,重打江山,已经50岁。尽管在录像厅文化熏陶出来的港剧迷记忆里,胡伟立的故事怎么都要优先从香港篇讲起,不过不妨回顾一下之所以成就为一年能写掉20部港片的胡伟立,需要探寻一下他完全不同的音乐起航。胡伟立从小家境优渥,父亲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回国后在国民政府交通部担任技术官员,因看不惯国民党的做派辞官从商,家里购置的手风琴、钢琴都成为胡伟立的儿时“玩伴”,竟也能无师自通,母亲是京剧票友,因为抗战,颠沛流离的生活又令他很早就接触了各地民间戏曲。中西合璧的教育传承极大程度扩宽了胡伟立的音乐眼界,大学二年级便创作小提琴曲《农村小调》,拿了人生第一笔稿费50元。去香港前,他已经写过十多部电影配乐,以及一些电视剧音乐。
 

    南都娱乐:50岁过香江后做的影视配乐,完全不同于在内地教书创作的日子,有没有像另一个人生?
 

    胡伟立:其实是一个人生的两个阶段。(笑)我觉得只不过是电影这个媒体比较吸引人眼珠,其实我以前的作品,像1966年学习焦裕禄,我就写了一首《歌唱焦裕禄》。作为一个创作者,你要独立思考,你要有自己想法,但你也要换位思考,你要想想老百姓喜欢的娱乐。
 

    南都娱乐:那你认同当时香港的流行文化吗?
 

    胡伟立:为什么有时候觉得香港电影特别无聊,如果是你在香港生活了以后,你会发现那种压力……那真每个人都是玩命对付。强节奏的时候,你还跟他去讲让他动脑子?不,他们看了哈哈一笑,过瘾!要不就看三级片,发泄完就算了嘛,回去睡一觉,第二天再接着那么干。它是松弛的一种办法,干吗要那么深沉呢,咱们一来一个长镜头拖那么慢……
 

    南都娱乐:内地的电影音乐创作,跟在香港创作的那些区别有多大?
 

    胡伟立:截然不同,国内它是文艺范儿的,1982年有一个电影叫《金鹿》,我让苏小明唱了一首《美的歌》。那时候有人说这是靡靡之音,后来在北影党委讨论,北影厂长汪洋,还有他们的顾问钟灵,听了以后说“我们觉得很好啊”,我说《金鹿》就讲一个先进工作者,他喜欢美的歌,喜欢穿美的……我写歌是根据这个主题来写的,那时候三中全会已经开了,当时这种顽固势力还是深入人心的,“凡是派”还是蛮有势力的。香港就完全不一样,香港导演,除了徐克、杜琪峰和周星驰,其他导演都是我说了算。
 

    南都娱乐:徐克、杜琪峰和周星驰这几位导演都什么要求?
 

    胡伟立:你知道我第一部电影的导演是谁吗?崔嵬。电影叫《山花》,是《青春之歌》的班子,拍了四年,写山西风情。(拍这么久?)因为江青要改。所以我说经过江青以后,像杜琪峰、徐克……都不算什么了。那个是提着脑袋,不过你别说,江青有些点子提得相当专业。当然了,也有她的胡搅蛮缠。
 

    严苛导演们的御用配乐
 

    “我对杜琪峰说,‘你没音乐天赋,好好拍你的戏吧’”
 

    胡伟立与徐克、杜琪峰、周星驰都分别合作过十多部电影,出了名的有要求导演与胡伟立之间自然擦出不少经典火花,比如《唐伯虎点秋香》那段天外飞仙的打击乐,便是胡伟立一个晚上熬出来的。而多年后,徐克依然要找回他创作《龙门飞甲》,你自然可以解读为怀旧情结,却也从某个层面反映了人才凋蔽无力传承的现实困境。
 

    南都娱乐:在香港你的事业也是从TVB起步的,跟徐克导演他们都是在TVB就认识的么?
 

    胡伟立:跟杜琪峰是。那时候拍《僵尸奇兵》,监制是王天林,我跟他都是上海人,所以我们俩就特别投缘,杜琪峰是副导。我配了有三场打的戏,我是这么设计,第一段画面是照着正常的香港喜欢打斗戏的配乐;第二段,因为它的刀剑的撞击和动跳的声音已经很多了,很强了,我就想突出效果,在某些张力的时候,我给它起重音,最后一段,是有牺牲的东西,我就用了一段很抒情、很悲情的音乐去衬托,这个片子还有个副导是游达志。
 

    南都娱乐:现在他也是银河印象的中坚导演了。
 

    胡伟立:对,很有名的导演,他当时就说,胡先生,我们这儿还没有这样配过。我说,没什么关系,我看看观众接受不接受,香港都是“咚咚咚”都一样的,而我这三段打斗,提供一个立体的信息。杜琪峰一听了以后,他以后所有的戏就都找我配(乐)。
 

    南都娱乐:在TVB时有感觉到杜琪峰会成为这么大的导演吗?
 

    胡伟立:我在那时候就看好他。他那时候跟我学了差不多有一年的钢琴。他弟弟跟我学小提琴。当时在邵氏那间屋子,他买了台钢琴。我说,“算了吧,你哪有时间练琴啊?”
 

    南都娱乐:他是这方面有天分吗?
 

    胡伟立:没有。我直接说的,“你好好拍你的戏吧。”
 

    南都娱乐:可是他给《烽火佳人》写过歌。
 

    胡伟立:当时也是他弄完电影找我来配乐,他就在那儿哼,我说,哎,这挺好,把这记下来。他写出来,我给他修理修理。完了编曲我给他编。但的确那歌挺好的。
 

    南都娱乐:跟周星驰合作《唐伯虎点秋香》是最痛苦了吧?据说他都是先胡搞一通然后找您配乐?
 

    胡伟立:你说的是那段打鼓说唱的戏。那是他们没有按工艺步骤来做,按说应该是他们放音乐,他跟着这个节奏打,结果他是先胡打一通,这让我怎么配啊?我说这不是效果配吗?结果他说不是效果配,效果说要音乐配。好就好在他还有快板。后来我夜里两点收工,7点钟洗个澡,吃了早饭,9点钟到那里开工,已经把东西交给他了。那时候正好一个欧洲代表来参观,一看直呼impossible。凭良心说,这三个导演(指杜、徐、周)对我特别特别好,他们对我的学生要比我折磨得更多,我在边上的时候,我还能护着他们。我离开时,就对学生们说,你们好自为之吧。(笑)
 

    南都娱乐:周星驰跟你聊音乐吗?他生活里据说很闷?
 

    胡伟立:不怎么讲话,但有时候也很疯。他有次突然说,“胡生,你这个辫子解下来,甩一下。”我就甩一下,我那个头发比现在还长。他又问,“你能不能(用它)打?”我说“干吗要我打,你们给我上啊(笑)。”
 

    与歌星“一起走过的日子”
 

    “刘德华开始想拿掉那段二胡”
 

    尽管在胡伟立眼里,杜琪峰是个没音乐天分的学生,但杜琪峰却非常信任胡伟立的创作,胡伟立做第一部香港电影配乐,便是杜琪峰自己公司的《沙滩仔与周师奶》,梁朝伟主演。接着第二部就是《至尊无上》,胡伟立创作了主题歌《一起走过的日子》,就这样把刘德华给推出来了。
 

    南都娱乐:《一起走过的日子》一开始就定了让刘德华来唱吗?
 

    胡伟立:一开始就定他,他那时已经有十几张唱片了,但所有人都说他唱功不好,唱片没一张卖得动,我听了他的歌以后,我先分析他的(嗓子)哪部分最好,所以我那个歌的音域是不宽的。我就要拿他最漂亮、最能发挥的一面。
 

    南都娱乐:那刘德华是一听到这首歌就很喜欢吗?
 

    胡伟立:他的监制特别喜欢,我一给DEMO,那个监制一听,就断定这首歌一定会红。刘德华也很喜欢,可是他不喜欢那个二胡。我说别的能改,这段二胡不能改。
 

    南都娱乐:您怎么说服他?
 

    胡伟立:不用说服,我说您要就要,要就得加这个二胡,这段二胡到后来一出来的时候,是最能打动人的。我就觉得现在的人做音乐,搞得很复杂很复杂。打动不到人,是不是?真的好音乐,就一句。要是黄霑那个《笑傲江湖》,作为现在音乐学院学生交给他们老师的话,肯定给骂的。有时候很简单的东西可以包括很多内容,很多很复杂的东西里面是没内容的,我就讲三句话能讲清楚的东西,让某些教授300句讲糊涂了。
 

    南都娱乐:是不是还教过杨采妮怎么唱歌?
 

    胡伟立:我们一块搞《梁祝》,《梁祝》有一段感情戏,我就写了音乐,就那个《你你我我》。黄霑一听,“哎呀,这首我给它写个情歌吧。”我跟徐克就特别兴奋,然后就准备让吴奇隆跟杨采妮唱。我说行不行啊,杨采妮从来没唱过歌。后来带过来看看,唱唱,还真是不行的。
 

    南都娱乐:怎么个不行法?五音不全?
 

    胡伟立:还不是五音不全,就是她不知道怎么唱。很紧张。根本不识谱,香港很多歌星都不识谱。我跟她说,别紧张,我就唱一句,很简单的旋律。完了以后,我跟黄霑说,把几段高音让吴奇隆唱,给她找到一个她的调,让她最发挥得出来,给她曲子。结果,放开,用气,顶,把它连起来,不要把它唱得一节一节的,到我家来教了3次,我说行了,我给你100分了,你去唱吧。其实也就70分。
 

    南都娱乐:后来她都出专辑了。
 

    胡伟立:当然了,有钱赚干吗不赚。所以,她特别感谢我,那次我去香港,徐克把我两个学生罗坚、黄英华都约出来吃饭。采妮也想来,但她说实在有事,还专门给师母订了个蛋糕,我特感动。
 

    南都娱乐:你是不是还挺喜欢给郭富城写歌的啊?因为欣赏小美吗?
 

    胡伟立:对,是小美来找我,当时郭富城也在TVB,那几个歌都是TVB电视剧的。黎明后来也叫我写,我实在没时间了,分身乏术。其实我比较喜欢张学友……因为他们那已经有写歌班子,香港讲圈子,我这人就从来没有圈子,在我这行里头,我算低调的了。
 

    南都娱乐:这些跟你合作的歌手里您最喜欢谁啊?
 

    胡伟立:歌手里跟他们个人关系要说比较近的,还是刘德华,刘德华对我一直很尊敬,每次吃饭、开会,都使劲把我拽到他边上坐着。
 

    不重复不跟风创作原则
 

    “我妈生我下来就没这种媚骨”
 

    有趣的是,《一起走过的日子》并没有令胡伟立从此变成歌坛红人,个中理由跟他每一次“主动离开”的原因相同,那便是不想重复自己的东西,也不愿意随大流,而这种重复性流水作业不仅是当年香港电影圈的风气,如今内地的影视圈也屡见此苗头,有鉴于此,自胡伟立1997年退休移民加拿大后,就鲜再出山,仅与徐克有过不多的友情合作。
 

    南都娱乐:有说法称你在TVB时开创了他们音乐部的一个时代,具体是什么状况?
 

    胡伟立:当时他们的配乐是这样的,有个唱片室,一部片弄好了以后就在里头找,都是罐头音乐。这是他们一个流程。结果我进TVB时,TVB跟IFPI(香港国际唱片协会)就打上官司,就钱的问题,你知道方逸华是出名的小气,那就封杀,所以IFPI的东西都不能用,能用的就是英国的小公司。TVB每个月有新的电视剧和各种资讯节目,都需要有音乐。就那几百张唱片,合适的也就那么几段,你用完了,我再用。我就觉得太闷了。我自己就去买了一套设备,自己做主题歌旋律,悲伤的、忧郁的、怀念的、幸福的、开心的、打斗的,搞那么几个。我一年要做三四千集电视剧。但我后来为什么走,因为后来烂剧太多了。我觉得不要侮辱我了。
 

    南都娱乐:《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么红,是不是很多人邀歌的要求就是“给我写一首这样的歌”?
 

    胡伟立:对啊。什么东西都这样子的。除了让我重复,还有好多人都重复,那时候这种二胡前奏的……好多歌都有类似的影子,包括香港电影界。以前香港电影界的音乐,就是一个钢琴,一个长笛。我在北影录音的时候,已经用80个人乐队。所以后来我做MIDI的时候,也是按大的交响乐这种编制来做的。为什么都找我做大片?就我可以把那个气势做起来,但当我做起气势来后,逐渐很多人就跟着这个大片的风……
 

    南都娱乐:那我就理解为什么没有转到唱片圈写流行歌曲了。
 

    胡伟立:你如果是写歌,挣钱,肯定是比写电影挣钱。又容易,又快、又多。可是成天让您去迎合那种东西的时候……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以前跟我们支部书记说的,就我这个智商,你喜欢听什么,我能不知道吗?可是对不起,我打出娘胎以后,我妈就没生下我这条媚骨。
 

    记者手记
 

    “潮人”老人家
 

    虽然在电影圈胡伟立已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前辈大家,但在网络上胡伟立却是乐意与网友交流民乐的积极分子。他写博客,偶尔还会跑到贴吧即兴回答一些朋友提出的问题,还将多年创作拿到网上与公众分享,鼓励有兴趣学习作曲的后生晚辈不遗余力。而2012年胡伟立先生的愿望,便是在北京、香港、上海三地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计划与中央民族乐团合作,会收入一些耳熟能详的影视音乐,届时,港剧迷不妨一起重温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
 

    人物评论
 

    最无争议的武侠听觉大师
 

    让画面与音乐链接,甚至融为一体,那变幻着斑斓色彩的武侠故事,就如同美丽的风景,一幕一幕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纸糊的窗棂,男人的辫子,醉了是为了打拳更花哨,还有姑娘永远痴情,武术的美都是在一秒二十四格的胶片里,江湖儿女一次次见证血与情的交融……没人知晓武侠的意义究竟为何,但它就是那样神出鬼没地带领一代又一代人走过了童年、青年。我们细数武侠明星、武侠导演都会有自己的那盘菜,即便有无数交集,那也是各有所爱,比如你在李连杰和成龙之间有着黑白立判的选择,我在徐克、胡金铨之间有喜好,但对胡伟立这个名字却少有意外,他简直就是武侠电影听觉导师。
 

    导师不但自己卓越,他也会带动这个行业向前。《黄飞鸿》里胡伟立令此处“薄”声胜有声的境界到达了另外一种唯美,声音的世界有了颜色;在《刀》中,胡伟立更是加剧了徐克的武侠美学,他用音乐令画面更显一种既游离又铺张的美,当音乐平行于画面,不会令观众产生抽离感,而是一种更加张扬的阴暗血腥美感;《东方不败》中,那抑扬顿挫悠扬飘忽的音乐,则更像一幅山水之间的画卷,唯美之处得益于东方传统美学……几乎没有人会像胡伟立那样精通古典与现代实验融合之术了,不管是在内地还是香港,能将电影配乐尤其是武侠片配乐,操练出一种美学的人,至今没有看到有后来之辈。胡伟立有传人,但却无人能与之并肩。
 

    细算起来胡伟立算不上精通各种电影配乐的匠人,他并非那种可以掌控任意题材的艺术家,在当今电影更显其工业特质的情况下,你甚至可以从胡伟立历年的作品中发现,其实他更像是一个执著而混沌的大师,不为外界影响,不为自己之外的任何东西创作,混沌之处他是服务于电影画面的听觉大师。
 

    如今应该不会再有多少人可以记起胡伟立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那批电视剧配乐了,即便资深港剧迷从记忆深处打捞起那种封尘已久的回忆,也应该是破碎和简短的。包括胡伟立先后创作过的《赤脚绅士》、《大时代》等电视配乐,虽然那自然是命题作文,但人们依然可以感觉到其个人标签的存在。乃至胡伟立与周星驰合作过的一系列电影,《审死官》、《鹿鼎记》、《唐伯虎点秋香》、《破坏之王》、《九品芝麻官》等这些,仍旧可以看出一位声乐大师的坚持和固执之处。
 

    电影配乐当然首先是一门“陪嫁艺术”,它服务于主体电影,合适其发挥的空间总会有限,个性强烈的艺术家难免在其中碰到让自己难堪或者令对方不能接受的状况,但如果你系统地将胡伟立从《刀》、《笑傲江湖》到《唐伯虎点秋香》、《破坏之王》这些音乐听下来,会觉得这里面既有不变应万变之处,也有随遇而安的太平手段。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3
  • 4
  • 0
  • 0
  • 0
  • 0
  • 0
  • 0

还没有评论哦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600-5012 版权所有 2005 - 2013 All Right Reserved.皖ICP备07500763号-1

地址:安徽合肥港澳广场B座11层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