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VCR1:潜心'网游' 放飞梦想
冯军,京口区易乐网络掌门人,一位用技术创业的大学生。2011年企业获得50万元省级文化创业引导资金,被业内评为年度最具潜力网络游戏开发公司。
冯军的市场节点,是2009年才兴起的网页游戏,简单、易上手,广为市场接受。冯军敏锐把握住了游戏市场的脉搏,果断辞去了上海一家大型游戏公司编程员的高薪工作,与志同道合者开始了创业之路。声动传媒作为镇江创业VCR的特约配音提供商,长期提供专业的VCR解说词配音城市经济发展宣传配音创业励志人物介绍文本配音等,立足镇江配音,提供优质的配音服务和优惠的配音价格,是中国国语配音网中的配音网站翘楚。
信心满满,冯军来到了镇江,他以自己的技术入股,和朋友合伙投资50万元,创办易乐网络。2010年的9月,冯军的第一款即时战略类的网页游戏呱呱坠地。然而上线第一天,糟糕的运行状况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登陆人数少,就意味着产品没有人气、没有市场前景。身为技术主创的冯军压力很大。他立即着手修改游戏程序。经过一个星期的不眠不休,在大家期待的眼光中,冯军再次开放了游戏……然而,这一次的结果更加令人无法接受:在运行了一小段时间之后,整个游戏居然全部瘫痪了。
经过短暂的彷徨,冯军又一次守在机房,独自一人一行一行仔细地检查数十万条电脑程序编码。经过连续4个月大海捞针般的技术修补,冯军首款游戏的技术瓶颈终于被攻克,运行效率比之前提高了整整10倍。
游戏运行品质上来了,易乐网络也渐渐步入正轨,去年,公司不仅收回了投资成本,还取得了大幅盈利,今年的纳税额已经超过70多万元,产品被推向全球10多个国家各地区,成为京口创业园区的明星企业。冯军,这个吃技术饭的80后大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网游的世界里成功放飞着自己的创业梦想。
2、自强立业 “跑”出希望 (王丁鹏)
【配音】
王丁鹏,句容市华阳镇人,一位患有先天性脑瘫的残疾人;一位夺得市级体育比赛冠亚季军的“三料”王;一位拥有年产值达60多万元的服饰加工厂的老板。在人生的跑道上,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华丽转身。
【配音】
因为先天性脑瘫,王丁鹏有轻度行动障碍和语言障碍,原先只是句容石狮村一名普通的小裁缝。2009年,当他得知市里即将举行残运会之后,一向要强的他决定报名参加。
经过一个月的刻苦训练,王丁鹏一举夺得市第三届残运会800米冠军、400米亚军和100米季军。这样的好成绩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配音】
残联领导看到了王丁鹏身上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鼓励并支持他创业,帮他申请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并租下300多平米的厂房,购置了20台机器,办起了服装加工厂。工商、税务等部门也为加工厂一路大开“绿灯”。就在王丁鹏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之际,却遭遇了事业上的第一盏“红灯”。
【配音】
可王丁鹏并未气馁,依旧带着样货一家家地跑,终于,有一两家服装企业被他的执着打动,尝试着交给他少量订单。
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王丁鹏十分珍惜。在带领工人们按质按量完成加工任务后,每天,他都自己骑着三轮车去10多公里外的厂家交货,而且,为了节省开支,装货卸货都由自己完成。就这样,王丁鹏一天至少要忙上个三、四趟。如此的劳动强度,不要说是残疾人,就连正常人也不大吃得消。回到家中后,王丁鹏往往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
【配音】就是靠着这股狠劲儿,渐渐地,王丁鹏打开了与服装企业的合作之门。今年,小鹏服饰加工厂已经接到了唐狮、朗续等知名服装企业的订单,厂房也由原来的两间扩大到三间,年产值近60万元。跑下去,这个声音在王丁鹏心中扎根,因为他知道,希望就在脚下。
3绿色田野上的人生大戏(毛洪文)
【配音】毛洪文,句容市华甸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合作社年产值一亿元,带动农户1300户,户均增收1.5万元。
【配音】抱着这样的想法,1998年,毛洪文毅然放弃了无锡钢厂团支部书记的工作,回到了家乡投入全部的积蓄搭起了大棚,开始了蔬菜经营。那一年,在毛洪文夫妻俩精心打理下,反季节荠菜的种植相当成功。
腊月二十二日凌晨一点,冒着零下七度的严寒,怀揣着就此过上好日子的期望,夫妻俩带着500斤荠菜来到了菜市场。
可是,直到菜市场快要收摊了,毛洪文的荠菜还是没有人问津。最后,一天下来,他们却只卖出了10元钱。
投入的30万几乎血本无归,还亏欠了十多万外债,短短一年时间,夫妻俩仿佛老了十岁。
【配音】以销定产,30几万仅仅换来一个观念上的转变,但是毛洪文觉得,值!从此,每天清晨他都会到菜市场上转悠,留心着大家伙的菜篮子,把每个季节销路最好的蔬菜种类全部记录下来。根据这些记录,毛洪文有针对性的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的蔬菜。很快,他的这个方法就收获了成功。一年后,毛洪文种植的青椒获得了大丰收,而且,在短短两天内,就以每斤2.7元价格被菜贩子抢购一空。可是,毛洪文并没有被成功的喜悦冲昏头脑,善于观察的他发现,青椒经过小贩们转手后,竟然以4.8元卖到了市场上,这转合之间的利润竟相差2.1元,小贩们挣到的钱远远比自己辛苦半年的收入好要多!
【配音】种菜不如卖菜,可如果把种菜和卖菜合在一起经营呢?这样会不会赚得更多呢?不久毛洪文的蔬菜直销店在蓉江菜市场开张了,蔬菜大棚里的蔬菜直接销售到了市场。
低廉的价格,新鲜的蔬菜,短短三天时间里,直销店蔬菜销售额就比整个菜市场销售总额还要高。牛刀小试,蔬菜直销取得了轰动效应,而更大的商机在等着毛洪文。
【配音】如今,毛洪文已经拿下了句容以及南京苏果超市等8家连锁店的蔬菜经营权,销售额一举突破了亿元大关,成为名符其实的蔬菜大亨。然而,毛洪文的雄心还不止于此
【配音】从血本无归时的彷徨到如今对“三三三”目标的信心满满,毛洪文在不断的蜕变、提升,在这片绿色的田野上,他正上演着自己精彩的人生大戏。
4创业VCR:走自己的创业路(杨星)
【配音】杨星,丹阳司徒博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内“三维微结构光学膜”高科技产业化的领军人。
【配音】
05年大学毕业后,杨星应聘于LG中国公司,在工作中他发现,外企对中国实行了严密的技术封锁,中国人根本不可能接触到技术核心,,这样的现实让杨星决定,一定要寻找一个具有核心技术价值的科技项目,在行业内作出尖端产品,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黑场转场)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杨星接触到了“三维微结构全息膜”项目,这种液晶显示器中的关键光学部件,引起了杨星的兴趣。
【配音】目前,我国生产的液晶显示产品占全球的70%以上,但由于液晶产业起步晚,国内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不完整,绝大多数依赖国外技术,成本居高不下,钱都被外国人挣去了,如果能争取到"三维微结构全息膜"项目,并做成产业化,就可以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国内液晶显示产业链的当务之急。为此,杨星特意赶到美国了解项目详情,并邀请专利发明人路志坚博士共同创业。
【配音】2008年,杨星和路志坚博士携手创建了博昱科技有限公司,并亲自负责厂房布局、选址、生产线的建设,他那“中国创造”的追求吸引了一大批高级人才。现在,博昱科技有限公司已经组建了一个600平米的万级净化车间、中试生产线一条,产品经过LG、康佳等
多家公司试用后,反映良好。
【配音】杨星很年轻,博昱更年轻,年轻的杨星带领年轻的博昱正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5创业VCR:以苦为乐 创业人生(徐骏峰)
【配音】徐骏峰,31岁,丹阳金陵工贸有限公司等近十家公司董事长, 创业12年,始终以苦为乐。
【配音】2000年,徐骏峰退伍回乡,不顾父母的反对,开了一家废品收购店,在回收废品过程中,徐骏峰发现,废钢铁市场有着很大的利润空间。于是,他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全国各地四处了解行情。
【配音】困了就在火车站打个盹,饿了就啃馒头充饥,平常人认为的苦日子,在徐骏峰眼里却不当回事。就这样坚持了两个月,在收集了足够的资料后,徐骏峰第一次出手了。
【配音】天道酬勤,徐骏峰通过自己的努力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又凭借着跑市场时攒下的人脉和口碑,把业务越做越大,而且开始向其他领域发展。2008年,徐骏峰收购了丹阳金陵工贸有限公司,从单打独斗开始公司化运作,并在山西、安徽、天津等地设立了办事处,旗下拥有了近十家公司。腰包鼓了,生活富了,可以享受了,但在以苦为乐徐骏峰的心里却依然有着不满足。
【配音】闲不住的徐骏峰打定主意要寻找一个高科技实体项目。经过反复考察和三年多的洽谈,徐骏峰选择了进行人工晶体项目的研发,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工程投资5亿元,投产后将年产60万片4英寸以上蓝宝石晶体和1万根YAG晶体棒,产品将广泛应用于红外军事装置、卫星空间技术、医疗技术等前沿领域。
【配音】回忆走过的创业历程,徐骏峰自己觉得,一路走来是那么的自然、踏实,因为,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是一个乐在其中的人。这就是徐骏峰的创业人生。
6阳光总在风雨后(孙伟群)
【配音】孙伟群,镇江大港人,镇江新区大港金华玉办公物资中心经理。白手起家的草根创业代表,创业十四年建起了年产值一百万元的办公物资中心。
【配音】高中毕业后,孙伟群进入大港商厦做起了营业员,并和同在商厦工作的朱爱华相识相恋,最终结婚生子,小日子过的是幸福美满。然而,1998年夫妻俩就职的商厦突然倒闭了。
【配音】怎么办?孙伟群想,自己这么年轻,只要不怕苦,靠自己的双手创业,就一定能生活下去。于是,他租了个小门面,干起了打字复印的活儿。
为了招揽生意,扩大自己店的知名度,孙伟群印好名片,自己上街去发,却常常遭遇别人的冷眼。
【配音】然而,孙伟群并没有气绥,他一边总结经验,一边不断拓展业务。经过无数次的被拒之门外,孙伟群终于接到了第一单业务。
【配音】孙伟群的勤奋和坚持,慢慢地有了回报。因为他信誉好、服务好、质量好、价格比同行低,很多稳定的老客户开始帮他四处引荐新客源。金东纸业、大东造纸等大企业也逐渐加入了孙伟群的客户群,从一开始只让他做名片、宣传单页,到后来单位的标识牌、引导牌、户外广告全都交给了他。
【配音】2010年,大港街道人力资源和劳动服务所帮他申请到了五万元免息贷款用于扩大经营,目前,他的公司年产值近一百万元。
【配音】阳光总在风雨后,孙伟群靠自己的勤劳和诚信抓住了商机。他一步一个脚印累积起自己的财富,在企业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坚持不断学习,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谱写了创业传奇。
7大学生猪倌的无悔青春(王发军)
【配音】王发军,扬中西来桥镇人,扬中市欣欣生猪专业合作社社长,扬中市青年农民创业之星。现拥有占地面积四千平方米的新型养猪场,年营业额五百多万元,年净收入五十多万元。
【配音】抱着学以致用的创业理想,高校畜牧专业毕业的王发军,放弃了上海光明、江苏雨润等大企业的就业机会,毅然背起行囊回家养猪。
【配音】面对父亲的质疑和乡亲们异样的眼光,王发军暗暗下定决心,非得干出个模样来给大家看看。2006年,他跟亲戚朋友借来了20万元,分3批从南通引进了300多头仔猪。喂猪、打扫猪圈、打防疫针、看猪待产。。。。。。各种辛苦自然不在话下。然而, 07年一场全国性的猪高热病,让王发军的辛苦打了水漂。
【配音】创业之路刚刚起步就遭受了致命的打击,每天眼睁睁看着猪成批死去却无能为力,王发军在猪圈旁发呆,心疼得直掉眼泪,不仅二十万的猪苗费全亏了,还欠下了十多万元的饲料款。父母、亲朋好友都劝他放弃,但王发军却不甘心认命。他要依靠自己的所学之长,自繁自养,培育种猪。
【配音】经过6个多月衣不解带的辛勤工作,王发军终于成功培育出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的种猪,80头种猪全部都达到了预想的要求和生产性能。
【配音】目前,王发军建起了占地面积4千多平方米的新型猪舍,养猪场已达到年存栏160多头母猪和年出栏商品猪4000头的规模,生猪成活率达到98%。
【配音】眼看着王发军的成功,现在,同村的养殖户纷纷登门求教。王发军俨然成为了西来桥生猪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
【配音】作为生猪合作社的带头人,王发军从饲料如何配方、如何给猪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如何根据市场的行情变化调整销售目标和饲养量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悉心指导。合作社成员从最初的6户发展到现在的152户。每户的收入和效益也由建设之前的10%增长到现在的20%。
【配音】王长军说,到2015年他要实现产值翻番,合作社商品猪年出栏量达到一万五千头。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正是这位大学生猪倌的无悔青春。
本文由声动传媒镇江配音网整理归纳,版权属声动传媒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国统一免费配音服务热线:400-600-5012
更多文案、新闻资讯请点击镇江配音网:http://www.sando.cn/city-zhengjiang
更多专业镇江配音样音试听欣赏请点击:http://www.sando.cn/c-py.html
【声动传媒严正声明:声动传媒所属网站发布的所有文字、图片及其他内容版权为声动传媒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