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配音文稿欣赏:湖山应梦武林春

2012-09-26

来源:声动传媒联合编辑

标签:

浏览(3056)

杭州,东南形胜之地,集江河湖山之灵气,自古繁华,如今,更成为撑起长三角南翼的重要城市。
 
下城地处杭州市中心区,濒临西湖,座拥京杭大运河,是杭州的金融、文化、新闻中心。下城区下辖8个街道,71个社区,常住人口39.77万,外来人口17.18万。
下城教育人深知,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下城教育需要“赢在眼光、胜在思路、理念领先”。下城教育在多年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区域教育生态理论”,因此,下城在社区教育实验开展伊始,就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社区教育并称为下城教育的“金三角”。充分确立了社区教育在区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从1989年社区教育委员会成立到2008年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在这跨越发展的20年里,下城社区教育在区域内构建了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终身教育体系。
 “三步走战略”挂起凌云风帆(理念和制度)
 
人的素质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早在1989年,下城区政府就意识到社会建设必须以人为本,而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居民素质的重要智力支撑。
在思考社区教育发展轨迹的过程中,下城提出了社区教育“抱着走”、“牵着走”、“放手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 “抱着走”。在政府部门主导下建立基本的组织架构,完成社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各级政府组织的扶持下、在社区教育办公室强有力的推动下,社区教育通过努力,顺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目标“抱着走”。
第二步“牵着走”。政府通过“一室两中心”督导评估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来规范社区教育各类行为。通过理论研究,明确社区教育走向;倡导市场化运作,突显社区教育的中介地位;通过体制创新,吸引民间团体、企业等共同参与,推动社区教育开展。
 
第三步“放手走”。 “放手走”就是使社区教育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社会各部门、各单位、社会团体、个人从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配合和支持,转变为一体化中的主体。
 
 
科学而明确的发展规划,给了下城社区教育发展壮大不息的源泉之力。20年来,尤其是自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之后,下城社区教育先后经历了三轮大改革和创新:
2001年开始,下城区成立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区创建学习型组织领导小组,形成了“五力合一、六线并举”的社区教育运作模式,启动了“1765”工程,推出了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校园、学习型家庭等五大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并完善其评估指标体系,为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基地网络建设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第二轮改革开始,借下城区教育机构改革的东风,下城区学前指导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健体中心、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社区学院,整合成立了“下城区社区教育中心”,实现了校外教育资源的大整合,完成了与终生教育体系相适应的工作架构,中心内部各部门围绕着“社区教育”这个核心开展工作,有分有合,互依互长,使得下城的社区教育如虎添翼。
 
 
2005年,在充分总结和提炼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下城实际,开始了第三轮改革。 06年年初推出了“一街一品”特色项目推进工程,09年开始,从本土化、特色化、优质化三个方面挖掘和整理出13个具有下城区域特色的区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以项目引资金、增投入,以项目集聚各方要素,以项目促进下城社区教育的集约化发展。以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下城作为中央商务区的独有特色与优势。
 
 
 “文化引领”提升品质(基地兴 课程精)
 
当教育真正满足了居民的需求,教育魅力无穷。
2002年,下城区启动1765工程,建立起了区、街道和社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搭建处处可学的学习平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1971,即1所区社区学院、9所社区分院(包括8个街道社区分院和1个专为流动人口服务的明珠社区分院)和71个社区市民学校。
不仅如此,下城社区教育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引领居民学习需求,吸引居民参与社区学习活动。
教育场馆建设注重文化功能。全区共建成健身苑点143个、社区示范图书阅览室54个和社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71个。09年底区社教办又加强调研,对区域内的社区教育场馆基地进行梳理,编制完成的《下城学习地图》为市民的学习提供导航。同时结合区域内的沙孟海故居开展书画教育,结合马寅初旧居进行人口教育,结合明宅开展丝绸文化教育,还利用中医馆梁宅、张同泰药店等开展中医国粹教育。各街道社区也重视结合文化优势,开展社区教育。例如天水街道根据各社区文化优势,分设了七个社区文化特色馆,这7个特色馆因为群众基础深厚,成为了社区居民最喜爱的活动场所,每周、每月,这里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居民们,充满了健康和谐的学习气氛。
 
 
课程设置结合社区文化资源。下城人杰地灵,每一条街巷都蕴藏着历史典故,因爱国英雄岳飞曾在这里安营扎寨和铸造兵器而得名的打铁关社区,在重建打铁关历史陈列馆后,街道社区分院积极组织教育活动,对广大社区居民进行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教育与熏陶。为了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资源,朝晖街道将剪纸、根雕、泥塑、面塑、棕榈叶造型等社区里的行家里手聘请到课堂里来,开设民间艺术特色课程,结合“民间艺术进社区”社区教育项目,开展实验研究。丰富了市民生活,形成了富有民间艺术特色的学习型社团。
教育活动融入现代文化元素。“天堂福地,品质下城”,结合下城打造繁华时尚之区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下城社区教育也推出“南精北快” 发展战略。南部结合武林商圈,推出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造商务文化;北部根据城乡结合的特色,致力于将传统文化、现代文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通过成立全市首家流动人口联合工会,举办“流动人员爱心超市”等活动,打造富有城乡结合特色的新型融合文化。与此同时,中部依托“西湖文化广场”、“和平会展中心”、“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等发展会展经济,社区学院与33家成员单位、高校合作办学并开设会展营销专业课程,还鼓励民办教育机构共同参与、培养和输送会展业发展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
因为拥有本土化特色的文化内涵,社区教育课程也具有了系统性、科学性。社区早教资源被充分挖掘出来,青少年校外教育拓展了,老年人的文化乐园得以打造,流动人口常规的职业文化教育异彩纷呈,在职在岗培训百花齐放,仅2009年下城社区教育总计培训37.2万人次,全区培训率为66.8%。
而社区教育也初步形成了幼儿智慧家教,青少年课外劳技、老年学堂系列课程、流动人口专题课程、市民大课堂系列课程等等,并形成了22本特色教材。
 
 “多元品牌”成就美誉(包括了项目实/活动亮)
 
回首下城社区教育发展的20年,品牌的打造是成就下城美誉的法宝。
2006年,下城区推出了“一街一品”特色项目工程,09年,在一街一品,一社一特基础上,又通过走访、调研,重新梳理了区域社区教育资源,从本土化、特色化、优质化三个方面挖掘和整理具有下城区域特色的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经过中央、省、市、高校各社区教育专家团的评审,筛选出了13个特色项目立项进行重点扶持,其中长庆街道的“青少年空间”荣获省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天水街道的“社教场馆七色花”、石桥街道的“社区教育文化灵通卡”荣获杭州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通过项目的集约化发展,推动全区社区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通过项目品牌的辐射带动,提升下城作为社区教育示范区在全国、省、市的引领作用。如今,下城区各街道和相关部门都拥有自己的品牌项目,并且百花争艳、流光溢彩。
现代的教育也是一种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下城社区教育品牌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为了满足市民丰富多样的学习需求,区社区学院采用“菜馆点菜”方式,组织市民学校课程。同时,借助多种途径加强宣传。比如,借助媒体刊登课程信息预告,请市民前来“点课”选择,将课程内容编印成一年两期的《社区教育培训项目指南》发放给市民等等。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如今下城区已经拥有了教育公园、教育超市、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市民大课堂、社区亲职教育基地、智慧家教直通车、经典学堂、青少年空间等众多的特色教育品牌。
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比如,成立了全国首家区级志愿者学校、青少年活动空间向社区拓展全国试点、全国首家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亚太地区社区学习资源中心、杭州市首个社区老年学堂、杭州市首家专门培训流动人口的明珠社区分院、首届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等等。这些品牌和特色载体既呈现主题化、核心化的简约,也使我们的社区教育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崇尚学习人生,促进全面发展,是人民群众的追求。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依靠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依靠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城社区教育一定能谱写新的篇章,实现新的跨越!
 

声动传媒现已渐次发展为以配音制作、音乐创作、广播节目制作发行、专业音频制作包装、广告代理、网站建设、语言培训等为多元构架的文化传媒公司。公司秉承SANDO三力理念---“创意媒体制作力、专业制作公信力、整合公信传播力,奉行SANDO五大文化---“Sensible 明智、Active进取、Novel新颖、Determined坚定、Optimistic乐观,充分整合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始终坚持以市场和专业为双导向,成为中国文化传播领域中的中坚力量,将持续为中国影视产业、声音产业、动漫产业贡献一份力量。声无形,动有意 ----- 声动传媒。

声动传媒:www.sando.cn

声动传媒·杭州配音

[切换   ]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600-5012 版权所有 2005 - 2013 All Right Reserved.皖ICP备07500763号-1

地址:安徽合肥港澳广场B座11层

分享按钮